第392章 引發動亂
p
計議已定,衛朔立即遣劉穆之、司馬休之南下,負責購買海魚、制作罐頭。
按說這等小事用不着劉穆之出馬,然事關赈災關鍵,又因東南局勢複雜,他隻好派出重臣坐鎮。
“道和,三吳乃江東世家聚集地,要小心與之周旋。”
“隻要世家不妨礙河西籌糧、建作坊,你也不要主動與其發生沖突,以免因小失大。”
“另外,王家因王神愛一事已嫉恨上衛某,而王凝之正擔任會稽内史一職。”
“假你此去會稽,定會受到其刁難,要小心應付。”
“而最為關鍵的是,東南沿海一帶天師道勢力龐大,千萬不可跟對方起沖突。”
“不過,當初在建邺城郊,道和與朔曾跟孫泰有一面之緣,想來他不會為難咱們。”
“總之,到了江東,隻要順利完成采購事宜,朔授權你便宜行事。”
“請主公放心,臣定不負您所托,一定辦好差事。”
……
太元二十年,剛過完春節,《河西旬報》突然向外爆出,涼秦二州今夏将爆發蝗災、旱災。
此消息一傳揚開來,引起内外一片嘩然。
古代,由于天人感應之說深入人心,一個王朝爆發大規模天災,往往意味着上位者失德。
有時連天子也不得不下罪己诏,嚴重時還會罷免首輔大臣。
因此對要不要将此次天災公之于衆,河西大多數人是持反對意見。
他們擔心有人假借天災生事,可偏偏大都護衛朔一力堅持。
衛朔與其他人想法不同,他巴不得有人跳出來搞事,好趁機鏟除一些暗中禍患。
須知,不管是鎮壓世家,還是打壓佛教以及歸化胡虜,都讓河西站在不少勢力對立面。
暗中不知有多少人恨不得将衛朔碎屍萬段,隻是迫于河西勢大,他們才不敢露頭。
假若任由這些勢力隐藏下去,将來帶來的危害也就越大。
與其如此,不如趁此次天災爆發,将各種隐患連根拔起。
果不其然,當河西将爆發天災的消息一傳揚開來,各方立馬變得蠢蠢欲動。
一些心懷不滿者,趁機散播謠言,稱此次天災乃上天對河西的懲罰。
還有部分仇視河西之輩,直接策劃了數起叛亂。
早些年,河西治下便一直叛亂不斷,從烏孫故地,到河西走廊,沒有一地不出現叛亂。
不過,由于衛朔掌握着強大軍力,這些叛亂并未影響到統治根基。
且随着府兵制、均田制、三長制等政策推行,河西對地方控制得愈發嚴密,發生叛亂的可能性也越來越低。
但是,世家豪強、胡族渠帥在地方上的影響力不會被輕易消除,一些勢力隻是迫于形勢暫時選擇蟄伏而已。
如今伴随着天災降臨,在别有用心之輩挑撥下,心懷不滿的豪強世家、胡族首領紛紛跳了出來
不過,這些人深知河西格外強大,僅靠自身絕對無法撼動衛朔統治。
于是,他們紛紛派人深入河西各地,專找貪官污吏治下。
哪怕衛朔再三嚴厲打擊貪官污吏,也無法保證每個官員做到廉潔奉公。
于是,貪官污吏們在‘有心人’撺掇下,大肆貪污赈災錢糧,欺壓百姓。
中間又有人故意扇陰風、點陰火,最終激起了民變。
最後,這些人還暗中聯絡上了一支被河西上下刻意忽略的勢力――佛教。
要說誰最痛恨大都護,佛教哪怕排不上第一,也當屬前三行列。
大都護衛朔不僅親手将佛教打落巅峰,還培育出新天師道與其争奪生存空間。
雖然大量佛教勢力已遷出河西,但仍有一小部分中堅力量留下。
面對新天師道步步進逼,佛教勢力隻能退縮寺廟中苟延殘喘。
由于又少了鸠摩羅什從中調和,讓殘餘佛教勢力,漸漸走上極端道路。
少數狂熱佛教徒十分仇恨河西,很快與叛亂分子勾結在一起,試圖推翻衛朔統治。
……
三月初,武都白馬氐人首領楊金,以前仇池國主楊盛後人名義,自稱仇池王,聚衆三千餘人起事。
與此同時,原乞伏鮮卑首領越質诘歸因不滿部落被收編,在秦州略陽郡平襄宣布起事。
由于平襄既曾為越質诘歸老巢,又散落了不少乞伏鮮卑部落。
竟讓越質诘歸順利聚起五千叛衆,他對外自稱‘秦王’‘大将軍’‘大單于’。
三月中旬,佛門高僧道行與敦煌豪強李氏相勾結,雙方不僅聚起佛教徒、青壯千餘人,還發布了讨衛檄文。
一時之間,河西各地烽煙四起,大有全面崩潰之勢。
哪怕之前衛朔已有所預料,但當各地叛亂消息傳來時,依然讓他大吃一驚。
不過,這也給了河西斬草除根機會,衛朔當即下令各地廂軍、府兵盡快平定叛亂。
接到鎮西大将軍将令,各折沖府府兵、廂軍紛紛向叛亂地區開進。
其實,别看各地叛亂聲勢挺大,卻難以動搖河西根基,也根本不是河西軍對手。
平叛大軍相互配合,步步為營,絕不冒險出擊。
每每都以優勢兵力圍住叛軍,然後再以雷霆手段将叛軍掃滅幹淨。
而叛軍由于各自利益不盡相同,無法做到相互呼應,隻能各自為營。
結果,叛亂很快便在河西軍雷霆打擊下,煙消雲散。
在不到半月内,前後共有上萬叛軍被河西軍斬殺。
又有近百十家豪強世家、胡虜渠帥因牽連到叛亂當中,被衛朔下令拘押待審。
到了三月下旬,各地叛亂已基本被平息,然這件事造成的影響卻遠未結束。
首先,叛亂不僅讓原本捉襟見肘的糧食愈發短缺,還對當地經濟造成極大破壞。
其次,這場叛亂還讓衛朔意識到,河西對基層的控制,遠沒有如他想象得美好。
借助此次平叛,衛朔對各地基層組織來了一次大清洗。
将大量廂軍、府兵退役士卒安排到基層擔任鄰長、甲長、黨長,強化了三長制制度。
最後,這場叛亂讓佛教勢力再次受到重創,大量寺廟、田産被查封、沒收,一部分僧衆被強制還俗。
此次叛亂除了有佛教徒、世家豪強,還有不少胡人參與。
這些胡人多是不滿河西推行的化胡為夏政策,試圖繼續保持部落氏族傳統。
如何處理叛亂胡人,讓衛朔感到十分棘手。
因為衛朔一直給河西上下樹立了一個對漢、羌、氐、匈奴、鮮卑各族一視同仁地姿态。
畢竟,在當前這個時代,北方漢人占據絕對劣勢。
若是不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不知何時才能壯大自身。
因此,民族融合乃大勢所趨。
目前河西采用的政策,是先用刀槍征服各胡族,而後再用文化、宗教同化對方。
為此,衛朔還下令推行漢語,并勒令胡虜改穿漢服、起漢名。
而目前各胡尚未對河西完全歸心,若是大肆株連各部胡人,會不會引起不好影響?
經過衛朔與衆人再三商議,最終定下了首惡必殺與脅從重懲兩大原則。
凡參加叛亂的主謀者,一律被抄家滅族,其他不管是盲從還是被迫脅從,全被流放至西域戍邊。
在處置完叛亂之後,河西上下終于開始将全部精力放在預防災害上。
衛朔一邊派遣重臣劉穆之南下江東籌糧,一邊着手安排防災事宜。
随着都護府、當地官府轟轟烈烈地安排防災事宜,各地百姓人心漸漸歸于平靜。
為防止有人借天災牟利,衛朔特地行文四方,嚴厲警告一衆商賈、世家。
同時為了鼓勵衆人萬衆一心共渡難關,衛朔還帶頭捐錢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