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鎮壓騷亂
p
“仆射大人,雍王谕令!”
“中原曆經磨難,輕易不能再見血啦。”
“亂民中絕大多數乃不明真相之普通信徒,需對其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不到萬不得已,千萬不要大開殺戒。”
聽完康龍轉述完雍王指示,崔浩輕輕搖了搖頭。
他雖然明白雍王苦心,但對普通信徒迷途知返不報什麼希望。
在他看來,百姓多愚昧、沖動,又沒什麼見識,平時看起來也很溫順。
可一旦有人暗中煽動,百姓又很容易被蠱惑,眼前這些普通佛門信徒更是如此。
除非以霹靂手段給其當頭棒喝,方能喚醒迷途信徒,不然一切手段盡是枉然。
而今天這場騷亂看似偶然,實則早在崔浩預料之中。
不過,這些被動了切身利益的人未必想推翻河西統治,因為這不現實。
崔浩預計,衆人目的很可能是想讓他知難而退,放棄均田制。
但從負責清丈土地開始,崔浩便已做好準備,以迎接各種沖擊,豈會輕易屈服?
眼前白馬寺之亂,看起來聲勢頗為浩大,卻還不足以讓他亂了陣腳。
事實上,在他身後,三千侍衛軍業已嚴陣以待,随時可開赴白馬寺鎮壓騷亂。
但雍王既已傳下旨意,作為臣屬唯有盡力去安撫。
但不得不說,衛朔、崔浩都小觑了這場騷亂。
衛朔低估了佛門蠱惑人心的本事,而崔浩卻沒料到佛門還暗藏了一手。
原來,當崔浩正苦口婆心勸說普通信徒時,忽然有數百亂民竟去襲擊了宮城。
幸好這夥兒亂民隻是烏合之衆,非侍衛軍精銳敵手。
不到一盞茶功夫,數百亂民便斃命的斃命、投降的投降。
可當衛朔接到侍衛禀報後,并沒有因亂民被擊潰而高興,反而眉頭緊皺。
因為他深知,等崔浩得知宮城亦受沖擊,勢必會改變招撫策略,對亂民采取更強硬态度。
如此一來,一場流血沖突怕是不可避免,而這也意味着河西将與當地百姓結下仇隙。
衛朔下令崔浩招撫難民,固然顯得心慈手軟,但更多是他不想與中原百姓起沖突。
畢竟,騷亂終有結束那一天,河西終究還是要安撫百姓,并組織其生産建設。
若與當地百姓結下死仇,恐将大大不利于中原戰後重建。
衛朔揉揉太陽穴,感到頗為頭疼,最終滿腔無奈化為一聲歎息。
“事已至此,隻能走一步說一步了。”
……
“禀大人,事情已初步查清,突襲攻城的亂民乃白馬寺主持煽動所為。”
“果然不出預料,那些和尚終究不甘心交出土地。”崔浩冷笑道。
“呸!什麼狗屁高僧,身上有幾個是幹淨的?!全他媽是衣冠禽獸。”
“他們各個驕奢淫逸,把好好的佛門淨地當成了藏污納垢之所,真真讓佛祖蒙羞。”
“如今更是公然煽動亂民沖擊官府,真是活得不耐煩啦,看來不下狠手不行。”
“來人!傳本官命令,再有不聽勸谏者,一律格殺勿論!”
“遵令!”
格殺勿論四個字一出,頓讓周圍官員遍體生寒。
衆人偷偷打量了一下崔浩,隻見這位風度翩翩的世家子弟,此刻眼中迸射出強烈殺機。
大家這才恍惚記起,當年崔浩鎮撫朔方,面對的形勢比眼前還複雜。
結果幾年過去,朔方大治,遂成為富裕之所,皆賴崔浩治政得力。
而今雍王鎮撫中原,誰也沒帶,偏偏讓崔浩随侍,怕也是看中了其有處理複雜局面的經驗。
正如崔浩所料,對付已失去理智的亂民,剿殺乃最簡單有效的手段。
很快一接到命令,侍衛軍立即開赴白馬寺。
而鬧哄哄的亂民這才意識到大禍臨頭,可再想脫身已然來不及。
三千侍衛鐵騎開過,留下滿地斷臂殘枝,鮮紅血迹鋪滿了白馬寺兩邊街道。
等崔浩帶人抵達白馬寺時,三千侍衛軍已将寺院包圍地水洩不通。
此時寺内高僧無所遁逃,自盡的自盡,投降的投降。
等騷亂平定後,崔浩不顧法顯等幸存僧衆再三反對、哀求,遂下令拆除白馬寺。
于是,在衆目睽睽之下,這座已有上百年曆史的古刹名寺被徹底搗毀。
随後崔浩又仔細審問了幾位被俘高僧,便匆匆回去向雍王禀報事情經過。
“殿下,白馬寺内共有高僧十五人,除開法顯等三人無涉外,其餘十二人皆卷入騷亂。”
“其中九人被俘,餘者三人皆知罪孽深重已懸梁自盡。”
“另外,經審訊佛門敗類,臣還發現此次騷亂背後有幾個中原世家參與。”
“臣請示殿下,是否派人抓捕涉案世家?”
“不用忙着抓人,先把事後安撫工作做好。”
“對了,此次平亂傷亡如何?”
崔浩黯然道:“侍衛軍倒是沒啥傷亡,但之前派出去清丈土地的小吏皆被活活打死。”
“嗯!孤知道了,全按因公殉職處理,善後撫恤一定要做好,要從優撫恤。”
撫恤歸撫恤,但崔浩認為是自己失誤,才造成了幾人死亡,便跪下向雍王請罪。
“皆臣下失職,才緻使衆人慘死,懇請殿下責罰。”
衛朔擺手道:“此事怨不得伯淵,咱們都小觑了那些心懷叵測之輩。”
“但凡事有好有壞,騷亂雖然造成一定損失,但也為我們提供了借口與契機。”
“孤沒讓你即刻動手拿人,而是想引而不發,迫使對方自亂陣腳。”
“殿下深謀遠慮,臣不及也。”
很快事情來龍去脈被查清楚了,幕後黑手除了白馬寺僧衆外,還有少數中原世家。
在這場清丈土地行動中,寺院與世家損失最為慘重。
因為有了共同利益,兩股勢力遂暗中勾結了在一起,想要阻止均田制實施
隻可惜他們選錯了對手,在侍衛軍強力鎮壓下,一切陰謀詭計都是扯淡。
甚至世家都還沒來得及配合行動,崔浩已指揮侍衛軍鎮壓了聲勢浩大的白馬寺騷亂。
果如衛朔所料,當白馬寺被搗毀的消息傳來後,那幾家世家頓時如喪考妣。
幾個家主惶惶不可終日,每天一睜眼都要先摸摸腦袋還在不在,阖府上下盡皆絕望。
數日後,幾位家主不堪重壓,在草草交代了後事之後,紛紛懸梁自盡。
恰在這時,崔浩帶着大批侍衛軍開進各家。
少了領頭之人,幾大世家面對河西武力相逼,根本無從反抗,隻能束手就縛。
崔浩當即下令查抄幾大世家,至此一個個綿延數百年的世家大族就此灰飛煙滅。
大量财貨、土地被官府收歸府庫,原本因騷亂而停滞的均田制,終于在河南、荥陽兩郡推行開來。
而數萬滞留洛陽、虎牢兩地的晉軍,也在第一時間拿到了屬于自家的土地。
除了極少人仍堅持返回江東外,絕大數人願意留在中原。
而這些人留下,極大地充實了中原諸郡人口,為今後重建提供了人力保障。
有了白馬寺、部分世家為前車之鑒,再加上荥陽鄭氏為榜樣,一部分世家選擇了屈服。
比如弘農楊氏直接向官府上繳了五百頃耕地,且都是最肥美的田地。
弘農楊氏舉動引來不少世家效仿,他們被迫向官府進獻土地,生怕動作慢了被崔浩治罪。
短短數日,衛朔案頭上,官府統計獻繳土地的冊子,堆得小山一般高。
很顯然,世家能夠在亂世中生存下來,與其善于見風使舵不無關系。
他們甚少會死扛到底,通常見事不可為時會選擇妥協。
既然見識了雍王推行均田制的決心,他們自然不會一條道走到黑。
更何況關隴、河東等地世家早證明過了,世家交出土地并非世界末日。
接下來官府推行均田制、清丈土地開始變得前所未有的順利。
如今崔浩以洛陽為中心,開始在司州全境、豫北、兖西開始清丈土地、推行均田制。”
隻剩下豫南、兖東等偏遠郡縣依然對洛陽政令置若罔聞,幾乎處于半獨立狀态。
爾尤以魯郡、谯郡、沛國等緊鄰徐州的幾個郡縣最為頑固,始終不肯聽洛陽政令。
期間,魯郡孔家曾派代表來洛陽,想讓雍王對孔家網開一面,結果被衛朔一口回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