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第216章 秦魏聯姻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瘋子161414 3106 2024-01-31 01:13

  在司馬家族躲在南方仍舊醉生夢死時,北方在曆了幾場大規模動蕩後,逐漸形成了燕秦魏河西四強鼎立之态。

  原本最混亂的隴右秦州,也随着西秦覆滅、仇池陷入内亂,漸成一統之勢。

  最近幾年衛朔以河西根基,連續用兵。

  在短短七年之間,相繼滅掉後涼、南涼、西秦,降服朔方,除了仇池一隅之地外,其已取得整個西北的統治權。

  一個統一且強大的西北勢力,正逐漸崛起,這絕非是後秦願意看到的。

  全取秦州之後,河西實力大增,已從北、西兩個方向,逼向後秦。

  而向東過了黃河、潼關又有西燕、東晉阻路,如今後秦隻剩下向南一條出路,然向南卻是群山起伏的秦嶺。

  可以說别看後秦還據有富饒關中,其實在戰略上已是極度被動,稍有不慎将遭遇滅頂之災。

  好在眼下衛朔對秦州統治尚不牢固,暫時無力東進關中。

  因此,對姚苌而言,目前是後秦最後一次遏制河西的機會。

  剛開始後秦将希望寄托于東晉,為此姚苌不惜去帝号,向東晉稱臣。

  不料,東晉上下忙于争權奪利,根本無暇關注北地局勢。

  消息傳到長安後,氣得姚苌破口大罵,又當着群臣面,把當年其兄姚襄被排擠出走一事翻了出來。

  既然東晉指望不上,姚苌隻能向北魏求援。

  而拓跋珪與衛朔之間有過節,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早在兩年前,當時拓跋珪襲殺了劉衛辰,正欲将整個朔方納入北魏。

  不成想半路殺出個衛朔,不但将北魏勢力徹底逐出朔方,還讓拓跋珪折損數了萬将士。

  雖然後來雙方和解了,但誰都明白,北魏與河西之間早晚會有一戰。

  公元392年夏,後秦姚苌派出使者前往盛樂,請求與北魏聯姻。

  此時拓跋珪剛剛征讨漠北歸來,北魏此舉與河西進攻秦州一樣,皆是為了增強自身國力。

  當衛朔出兵相繼滅掉西秦、後涼、南涼時,拓跋珪也親率大軍開始了征讨高車諸部之戰。

  一月份,拓跋珪命令拓跋烈、奚斤等将率領東路軍,從長川(内蒙古興和縣)北上;命令鎮北将軍、高涼王拓跋樂真等率領西路軍,從牛川(内蒙古錫拉木林河)北上。

  而拓跋珪自領中路軍,從駁髯水(約在内蒙古察哈爾右翼後旗一帶)向西北,對高車諸部發起全面進攻。

  對拓跋珪而言,無論是盤踞河北的後燕,還是雄踞西北的河西,皆過于強大,一時之間不可強取。

  反倒是高車諸部,在他眼中如同一隻肥美的羔羊。

  遊牧民族居無定所,組織框架又非常松散,想要通過一兩場戰争來消滅掉是很困難的。

  拓跋部族本身就是遊牧民族,故十分清楚這一點。

  所以北魏對付遊牧部族的一般做法是通過武力征服,吞并和利用其所擁有的資源,從而達到控制和占有的目的。

  因此,劫掠高車諸部,可以極大地增加北魏财富、人口,起到以戰養戰的作用。

  同時,打擊高車還能解除來自北方的威脅,可謂是一舉兩得。

  二月份,北魏各路大軍成功彙合在一起,首戰大破高車三十餘部,俘獲七萬多高車部衆,三十餘萬匹良馬,一百四十萬頭牛羊。

  戰後拓跋珪派大将奚斤都督三萬騎兵,從西北方向深入戈壁沙漠一千多裡,追趕脫逃的高車七個部落,又成功俘獲兩萬多人,五萬多匹馬,二十多萬頭牛羊以及各種物資。

  可以說此次北征北魏取得了輝煌戰果,讓高車各部大為震恐,紛紛遠遁漠北高原,投靠了柔然人。

  大戰之後,拓跋珪回軍牛川刻石立碑,以紀念這次大捷。

  在牛川之南,拓跋珪下令驅趕着俘獲的十餘萬高車部衆,讓他們用身體作為圍牆,連綿七百多裡,圍成一個巨大的移動狩獵場,将方圓七百裡以内的野獸往南驅趕,一直趕到了平城(今大同)。

  到平城以後,拓跋珪就勢下令十萬高車奴隸建築養鹿苑。

  在南起台陰,北接長城,東包白登,西至西山,方圓數十裡以内,開挖水渠,将武川河水注入到苑中。

  在北魏強大的軍事打擊下,不少高車部族紛紛歸附魏國,讓魏國将勢力範圍一直深入漠南草原。

  取得北征大勝後,接下來數月時間裡,北魏再無大規模軍事行動。

  要知道在此期間,河西正大舉用兵隴右,相繼吞并了南涼、後涼、西秦。

  不是拓跋珪不想趁機出兵朔方,而是他正忙着消化新占領的土地和收服大量風俗習慣迥異的各族民衆,也在努力設計出一整套新的國家制度。

  不愧是曆史上雄才大略的道武帝,不但領兵征戰是強項,連治理内政也不含糊。

  既然他的目标不是為了擁有萬千牛羊、遼闊牧場,而是整個天下,那麼吸取先進的中原文化,就相當重要了。

  拓跋珪及其輔臣們想要學習的對象,正是近鄰河西。

  但拓跋珪高明之處在于,他沒有盲目地照抄河西。

  他所推行的措施不但有因地制宜之效,還具有相當的漸進性和計劃性,全按部就班,做得十分紮實。

  北征歸來後,北魏一直在大興土木,不停地搞基建。

  不但修建了大量宮殿,還重新整修了拓跋一族曆代先祖太廟,似乎有些不恤民力。

  其實拓跋珪大興土木除了自我享受外,但更多的是在向外界表示:北魏将抛棄遊牧民族舊有的生活方式,而采用安土定居的漢人生活方式,開始以中原王朝的統治模式治理地方。

  除了大規模推行新政外,北征歸來後,拓跋珪開始推崇儒學。

  他又下令設立《詩經》、《書經》、《禮經》、《易經》、《春秋》五經博士,将太學名額增加到三千人。

  随後他又召集博士儒生,對比各個經書,合并同類項,合為一集,共計四萬多字,被稱為《衆文經》。

  八月,拓跋珪下诏命令禮官完善各種禮儀,并寫入法令。

  同時,拓跋珪嘗試從各方面效仿中原皇帝。

  比如命令官員巡視州縣,體察民意,察舉不法官吏;祭祀堯舜之廟;下令地方官舉薦有才能的隐士等等。

  除此之外,拓跋珪還效仿曆代中原君主親耕籍田的做法,帶頭耕種田地,下河捕魚,進獻給宗廟。

  他這麼做是在有意引導習慣了遊牧生活的鮮卑人改變生活方式,學習和從事農業生産。

  在擊敗高車諸部後,拓跋珪向代郡遷徙大量人口與耕牛,實行屯田,以解決北魏短缺糧食的難題。

  拓跋珪在國内大力推行改革,收效甚好,大大增強了國力,也受到漢士族鼎力支持。

  可對于崇尚遊牧的鮮卑人來說,革新太過激進,引起部分拓跋貴族不滿。

  這些來自宗族内的反對勢力,讓拓跋珪十分頭疼。

  可他偏偏是打不得、罵不得,隻能暫時将衆人束之高閣,不予重用。

  正值此時,後秦使者抵達了盛樂,提出雙方聯姻共抗河西。

  北魏上下十分清楚,一旦河西消滅了後秦,恐怕又是一個前秦。

  屆時哪怕北魏繼續想與其交好,衛朔恐怕也不會答應,河西定會不遺餘力緻力于統一大業。

  故而經深思熟慮後,拓跋珪答應與後秦聯姻。

  公元392年,初秋,後秦姚苌将女兒南安公主嫁給魏王拓跋珪為妃。

  聯姻之後,北魏與後秦聯系日益緊密,雙方為對付河西結為盟友。

  與此同時,河西與北魏剛剛和解不到一年,關系再度破裂,河套駐軍又開始頻頻拉練。

  讓剛剛取得秦州大捷的河西衆人心頭上蒙上一層陰影,若單獨對陣秦魏任何一國,河西都有信心拿下。

  可秦魏兩國結盟實力大增,已不是河西單獨可以對抗。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