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九府長安

第二章 胡馬臨江

九府長安 方攵 3214 2024-01-31 01:12

  第二章胡馬臨江九府鎮京

  高高聳起的暗紅色宮牆,映襯着昏暗冰冷的宮殿,以及那條陰森狹長的木人巷,共同構成了讓人進到裡面就透不出氣的深宮内院。

  不知從何處飄來令人作嘔的血腥味讓正在朝靜安殿緩緩走去的太監們都捂着嘴,腳步匆匆,手持玉岩,北境又出大事了!已經十年未請出的玉岩,此次又再次出現在深宮大院内,似乎預兆着将會又有一次驚世之亂将要上演。

  在這戒備森嚴的大齊皇宮宮苑内,到處都擺滿了各式各樣銅澆鐵鑄的神獸;麒麟,鳳凰,一個個都面部猙獰,躍躍欲起,沒有人知道到底是按照誰的命令把這些神獸擺在了這裡,不過這些神獸的出現,更是給了本就壓抑不堪的皇宮内院徒添了一份詭異與不詳。

  近似半透明的皎月半懸在宮殿的檐角之上,柳梢翹枝也迎合着詭異的氣氛不失時宜的搖曳搖擺着。

  “你說,這北境到底是勝了,還是和了。”

  “多嘴。”一白發老太監喝止住了兩個小太監的嘀咕。一行人繼續向靜安殿走去,腳步仍舊匆匆。

  透過層層的珠簾雕窗,木人巷中。但見一窈窕女子輕盈移步在充滿馥郁之香的百花叢中,隐身盼眺,不時的向遠處張望着,似乎在等待着久違的故人前來同賞明月。這時,一陣更鼓響動,撇過一群躬身走過的太監。女子似是有一些顧及,向後慢慢的退了幾步,而後就是笨重高大的石雕宮燈相繼發出燈光,在通透皎月的伴同下,石雕宮燈發出的微弱燈光在吃力的将禦道照亮的同時,也映出了窈窕女子的俊秀面容----蘭才人。

  十五、十六歲的蘭才人,正是豆蔻年華的年紀,明目皓齒的她,一身新制的碎花衣裙,綴滿珠翠,又高又厚的木屐底鞋。頭上髻梳了一個“大兩把”,容顔相貌雖說不上是國色天香,傾國傾城,但是也可以說是大有姿色,立身在馥郁的百花叢中,手裡不住的揉弄着繡花手絹,顯得很不自在。宛如一朵剛要盛開卻恰逢寒露的牡丹花,大雅之中又顯露出大俗。

  到底是何事如此這般?

  蘭才人本是帝都金陵一宦官人家的千金小姐,一個妩媚溫柔且又多才多藝的才女,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天道元年二月二十八日,經過欽天監嚴密推算吉日後,由主管朝廷一應大事的尚書台直接下令,鴻胪寺卿親自筆寫“着蘇雨琳着于五月初九日進宮。”便使其以世家貴族的身份成為蘭才人,和衆多參選入宮的秀女不一樣,這位來之于帝都金陵士族高門的女孩,可能并不會永世被皇族世俗圈駐幽深的深宮内院…

  此時的蘇雨琳,五歲。

  木人巷深處,一頂八擡黃緞軟轎在十幾名内侍太監的提燈前引下,從蘭才人蘇雨琳的面前昂然緩緩而過,端坐在黃緞軟轎之上,一位年方二十一二,昂首閉目,透過微弱的燈光可以看出,這位看上去雖略顯消瘦卻還算是眉清目秀的年輕人正是剛剛登位的少帝,蕭齊皇帝蕭木養;一個自以為是天生龍種,天之驕子,卻又時常自作聰明,喜怒無常的精神病人,有時像是一個幼稚無趣的孩童,有時卻又裝作精明強幹的帝王。喜怒無常的蕭木養身穿由鴻胪寺量身定做且又綴滿珠寶的便帽,拖曳着一條不倫不類的大辮子,迎合着華貴的便服和腰間系着鑲嵌了玉石的腰帶試圖将這位皇帝虛有其表的威嚴給襯托出來,卻不知被其挂在腰間的一串像是小醜一樣抖來抖去的荔香荷包給毀掉蕭木養努力裝裱出來的威嚴。

  誰敢笑他,大齊皇帝。

  蘭才人立身在花叢深處目光毫無掩飾的透過珠簾雕窗吃力的向黃緞軟轎方向望去,身體微微的顫抖了一下,想要款步而動,欲上前迎接蕭木養,卻又不知什麼原因止步不前。似乎是心裡有什麼忌憚,但也并不敢在自己那嬌小的面龐上表現出來。隻能睜目苦等的站在原處,在黃段軟轎盎然走過自己的面前之後,獨自在夜闌人靜的深宮内院依附着身邊的孤燈坐在冰冷的石階上,臆想着自己進宮以來生活中不盡人意的點點滴滴,昏昏欲睡….

  曾有一個場景無數次的出現在蘭才人的夢境中…皇後寝宮内,嫔妃們個個打扮的濃妝豔抹,掌燈太監們手中的燭蠟之光在嫔妃們身上映出的珠光寶氣前,死力掙紮着,試圖炫耀自己微弱的燈光,卻又被珍珠寶石的冷光給壓了下去。妖娆百态的嫔妃們按照極其嚴格的品位高低,排成一大排,列班向端坐着在龍椅鳳床上的大皇帝蕭木養以及楊皇後叩安。而自己卻隻能排在衆嫔妃的身後,甚至連博皇帝一笑的機會都沒有。

  楊皇後,同樣是來之士族高門,雖貴為皇後,執掌後宮,卻隻蘭才人大個一兩歲,但是相比較于蘭才人來說,更加的成熟穩重,這很可能是由于皇後荊州楊氏是一個受了貴族家教的貴婦人典範,所以更加顯現得穩重賢淑,大方宜人。與蘭才人更加不同的是,皇後楊氏對事對人總是非常的心平氣和,做什麼事之前都會考慮的十分周到,無論是發生什麼大破天的事情的時候都先考慮息事甯人,一副菩薩心腸,而不是借道上位。盡管,荊州楊家在蕭齊王朝已經将達到隻手遮天的地步。

  皇後的溫柔賢惠的性格,以及大方得體的穿着,和為人處世的穩重,更加的映襯出那些個個打扮的花枝招展心裡卻是極度陰暗且又放蕩不羁的嫔妃們,更不要說是排在嫔妃之後,而平時,蕭木養看都不會看上一眼的蘭才人。

  昏暗的孤燈下,蘭才人嬌小的身軀依附在冰冷的燈柱上,兩隻眼睛無力的盯着自己的前方,似在思索着什麼,思索着如何能夠快速的進身之道,年華不等人,這是蘭才人自從進入這皇宮内院以來無數次冥思苦想的生存法則:隻有踩在别人的肩膀上,才能讓别人對你仰視,不然的話,恐怕就連被别人鄙視的機會都沒有。

  蘇家現在不如荊州楊家,蘭才人明白。

  對于像自己這樣一個猶如被選秀選進皇宮的秀女差不太多的才人,就像是一把一直被放在牆角的雨傘,晴天的時候皇帝用不着自己,可是到了雨天,皇帝又不願意出門了。

  轉身踱步回到屋子裡,蘭才人對着銅鏡端坐在那裡,鏡中人表現出的那種風流儀态,以及威嚴的炯炯的目光和富有自信力的微笑的嘴角,與鏡子旁蘭才人較小身軀的強烈對比形成了極其詭異的違和感。

  緩緩的打開梳妝盒,拿起鏡子仔細的端看着自己近似陌生的容顔,蘭才人生硬的嫣然一笑,好像在突然之間就換了一個人似得,好像是若有所得,用自己那纖長的手指在臉頰上輕輕的劃過,又好像是若有所思。然後輕輕的放下手中的鏡子,伸出雙手慢慢的把兩把頭上的珠翠摘下,露出青絲高髻,接着起身從衣櫃之中取出一件素淨可人的輕盈衣衫披在身上,踱步走到衣鏡前,扭動着自己身體,微閉着雙眼看着衣鏡中自己那風騷不羁的身影,哀歎搖頭之後,便是一副兇有成竹的面色躍然于粉粉的面頰之上。

  在遠隔樓台的一處竹林之地,溪水潺潺,蟲鳴鳥叫,沒有館閣,沒有殿堂,也沒有雕欄玉砌,有的隻是太湖石點綴的嬌小石橋,以及荷花蓮藕放香的清淤小池。這是蕭子梁為自己在皇宮裡修建的一處世外桃源之地,按照信風水之說的蕭子梁的話,那就是:“此處雖不為大齊龍脈所在,卻勝似大齊龍脈對于朕的重要性。”

  南朝皇帝都喜歡裝作文人雅士,穿越于竹林溪水,小橋魚水之間,品味前朝古人的悠閑之樂。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單衫杏子紅,雙鬓鴉雛色。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钿。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杆頭。欄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一曲婉轉清音的民間小調穿過層層的竹林密葉,飄蕩在情緣閣的每一寸空氣中,給人以身處桃園之境的迷幻感覺。

  一個身影閃過,披着輕盈衣衫蹲坐在小溪邊戲水戀曲的蘭才人,愕然停住了已經放到水中的綿綿細手,轉身低頭,姗姗下跪,故意低垂粉頸,似乎自己已經對來人了然明白。

  “奴婢有罪,不該在此處吟唱此種俚曲小調。”蘭才人似乎對來人很是忌憚。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