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萬歲約阿希姆

第260章 戰端之契

萬歲約阿希姆 天空之承 3619 2024-01-31 01:11

  午前的陽光下,一架淺灰色塗裝的胡伯特-d型偵察機孤獨地飛過荷蘭北部海域。曾經繁忙的航線不見一個船影,隻偶爾飛過一隻海鳥,仿佛到了世界的盡頭。

  從奧匈帝國入侵塞爾維亞算起,戰争已經打了一個多月。它不像多數人預期的那樣僅僅是巴爾幹半島的一場地區性沖突,西歐的法蘭西,東歐的俄羅斯,北方的日德蘭,南邊的地中海,戰火遍及歐洲,數百萬将士展開了激烈厮殺,無數平民流離失所,而這可怕的景象還隻是個開端……

  看着飛機燃料消耗過半,海面上卻連一絲煙雲也看不到,駕駛這架雙翼雙座偵察機的德國飛行員隻好掉頭返航。往回飛了一段距離之後,他突然在靠荷蘭海岸的海面上發現了一艘處于浮航狀态的潛艇。這些家夥以内燃機為動力,不像輪船那樣一邊走一邊排出醒目的燃煙,而且身形小巧,隔得遠些,不仔細看還真不容易發現。

  這名德國飛行員立即降低飛行高度,并提醒他的搭檔做好戰鬥準備。

  配屬德國海軍的胡伯特-d型偵察機裝有一挺麥德森輕機槍,并可根據任務需要搭載若幹小型炸彈,後座觀察員通常還配有一把用于發射焰火信号彈的信号手槍。盡管戰鬥力微弱,它們卻敢于欺淩敵方的大型水面艦艇,更别說是隻有幾百噸排水量、防護能力與普通船隻無異的潛艇。

  海面上的這艘潛艇,全身采用深灰色的塗裝。它沒有懸挂旗幟,造型上與德國潛艇有非常明顯的區别――艇身線條飽滿,指揮塔低矮寬扁,前後甲闆光溜溜的,不像德國潛艇,一眼看過去就給人以粗犷、暴力的感覺。

  發現有飛機靠近,甲闆上的艇員态度極不友好。他們端起步槍,不等來者表明身份就乒乒乓乓地開火了。不一會兒,又有幾名艇員從底艙來到甲闆,拿着手槍和步槍加入這場徒有聲勢的設計。

  看到此般場面,德國飛行員立馬意識到,這肯定是一艘發生故障而無法下潛的協約國潛艇。他給後座的觀察員做了個投彈的手勢,然後調整飛行角度,迎面飛向潛艇。

  後座觀察員一手扶在座艙邊緣,兩眼緊盯着海面上的目标,另一隻手握着座位旁的拉杆,等到了他估算的位置,便猛力一拉,丢下了一枚使用觸發引信的20公斤炸彈。

  飛行員從敞開的座艙裡探出腦袋,跟觀察員一道觀看炸彈落下的情形。

  黑乎乎的炸彈悄無聲息地劃出一道抛物線,落在了離潛艇二十好幾米的海面上,爆炸激起的水柱看起來比整艘潛艇還要大。

  兩人不約而同地将頭縮了回來,臉上既沒有喜色,也沒有失望的表情。

  飛機很快盤旋一圈,從潛艇尾部方向斜沖下來。

  後座觀察員再次擺出剛剛的姿态,隻不過他此時抓着的是另一根拉杆。

  近期的訓練操演中,改用炸彈挂架裝載炸彈的飛機,投彈命中率較飛行人員手動擲彈有百分之十的提高。所以,“俾斯麥”号上的偵察機均已加裝了這種最為簡易的機械投彈裝置,而戰艦搭載的彈射型水上飛機暫時還在沿用古老的手動投彈。

  這一次,炸彈落在了潛艇前方。爆炸過後,潛艇甲闆上倒下了兩名艇員。

  艇員們發射的槍彈卻還沒挨着這架德國偵察機的皮毛。

  飛機上的後座觀察員面無表情地操起機槍。

  截短了槍管的麥德森,比例看起來很不協調,但這卻不妨礙它成為首款投入實用的航空機槍。

  偵察機盤桓回來,它不再從潛艇正上方飛過,而是稍稍拉開了橫向距離,以便架設在後座支架的機槍進行掃射。

  每一次射擊,後座觀察員必定打光彈匣裡的子彈。

  如此往複四次,潛艇甲闆已經沾滿了血迹。

  若不是燃料将盡,後座觀察員大概會把信号槍裡的信号彈也一股腦打了下去。

  備受蹂躏的潛艇人員也基本打光了所有子彈,他們憤怒地咆哮着,但除了讓對手知悉這是一艘英國潛艇,這根本沒有任何作用。

  德國偵察機終于飛走了。潛艇指揮官此刻想的不是如何增強潛艇的防空襲能力,而是這艘潛艇及艇上官兵的命運――德國人的陸地機場距這裡很遠,而且陸軍偵察機不會對離岸十幾海裡的目标有興趣,這顯然是一架德國海軍偵察機,而德國的港口遠在數百公裡之外,它的出現意味着德國艦隊就在不遠處。

  一艘出現排水故障而無法下潛的潛艇,硬拼肯定幹不過德國人的水面艦艇。

  潛艇指揮官連忙下令發出求援電報。

  一個小時後,駐紮在比利時澤布呂赫港的英國第10雷擊艦隊接到緊急命令,全員出動,前往荷蘭海域救援身陷困境的c-22号潛艇。

  澤布呂赫位于比利時東北部,是僅次于安特衛普的重要港口和造船基地。它距離布魯塞爾僅有50英裡,但在占領布魯塞爾之後,德軍右翼的盧克軍團沒有繼續向比利時北部推進,而是轉頭向法國沖去,德軍右翼戰線的最遠端停在了距離安特衛普和根特大約20英裡的地方。德軍後衛部隊構築了堅固的野戰防禦陣地,并成功打退了比利時軍隊牽制性的反攻。

  弗蘭德爾海戰之後,為了保護英吉利海峽,英國海軍開始在比利時海岸派駐警戒艦艇。新組建的第10雷擊分艦隊由一艘半舊的驅逐艦擔任領艦,編有4艘中型魚雷艇和24艘小型魚雷艇――也即德國人所謂的高速魚雷艇。根據短闆原理,這支雷擊編隊的有效作戰半徑隻有50海裡,而受困的c-22卻在八十海裡之外。

  英國第10雷擊分艦隊的指揮官肖特上校是一位已過不惑之年的退役老将,日德蘭海戰之後又被重新召回一線。他曾任驅逐艦隊的參謀長和分艦隊司令,擅長指揮魚雷作戰。

  因為肩負着重要的警戒戰鬥任務,肖特上校令麾下唯一的一艘驅逐艦日夜待命,半數鍋爐燒足蒸汽,以備随時出出,這道嚴苛的命令在關鍵時刻顯現出了重要作用。接到海軍參謀部的作戰指令,他隻用了二十分鐘就率領全部艦艇駛出澤布呂赫。

  航行途中,肖特上校仔細研究海圖,他發現c-22所處位置離最近的英國港口也不過是百來海裡。為何要讓它向比利時海岸撤退而不是返回英國?

  揣測個中緣由,肖特上校果斷下令,所有的小型魚雷艇立即停止前進,并留一艘配備無線電台的中型魚雷艇與之一同在此候命,自己帶着驅逐艦和三艘續航力較遠的中型魚雷艇繼續前進。

  離開澤布呂赫大約兩個小時,肖特上校終于遙遙望見那艘因故障無法下潛的c級潛艇,兩架德國飛機正如兇惡的秃鷹般輪番向它發動攻擊。

  看到英國海軍的增援力量趕來,那兩架使用輪式起落架的德國雙翼飛機很快停止了對c-22的折磨,它們好奇地飛過來轉了幾圈,意識到隻有四艘輕型艦艇,竟又轉回去繼續用機槍掃射英國潛艇,而此時c-22的甲闆上居然空無一人。

  肖特上校令麾下艦艇全速駛近己方潛艇,并以艦炮驅逐德國偵察機。

  兩隻秃鷹這才悻悻離開。

  站在驅逐艦的艦橋上,肖特上校一語不發地看着潛艇甲闆上的血迹以及艙壁上清晰可見的彈孔。

  該級潛艇是英國以“霍蘭6号潛艇”為基礎改進而成的小型作戰潛艇,也是戰争爆發時英國海軍現役的主力潛艇,一共建成服役38艘。它們沿襲了霍蘭潛艇的單殼體設計,裝備一台維克斯汽油機,單軸推進,配備450毫米魚雷發射管2具,搭載魚雷4枚,水面和水下的最大航速分别為10節和7。5節。

  就綜合性能而言,c級潛艇已經遠遠落後于德國海軍的現役主力潛艇,而随着戰争的爆發,英國已決定追加建造更新更強的e-9型潛艇,但它們最快也要到1915年才能加入海軍作戰序列。

  一名軍官鑽出艙口,向友艦示意本艇急需要人員和醫療支援。

  驅逐艦很快放下交通艇,載着軍醫官和一小隊水兵登上潛艇,然後将四名傷員轉運過來。

  在與傷員的交談中,肖特上校仔細詢問了情況。c-22在發出求援電報後又遭到了三次空襲,前面兩次都隻有一架德國飛機,最後一次變成了兩架,而且每次空襲的間隔時間不斷縮短。

  由于德國人的不斷空襲,潛艇上的16名艇員陣亡4人,受傷7人,人員勉強可以操控潛艇,但最後一次空襲,德國飛機投下的炸彈炸穿了艇壁,造成發動機艙進水,潛艇已經無法依靠自身動力航行了。

  肖特上校遂令自己的驅逐艦用纜繩拖曳潛艇,并用無線電向海軍參謀部報告艦隊的準确方位和自己所掌握的情況,并在電報中加入了有關德國艦隊動向的推測。

  在拖帶狀态下,肖特上校的驅逐艦隻能以16節的航速行駛。才過了半個小時,三艘淺灰色塗裝的戰艦就赫然出現在了後方海面。

  肖特上校非常冷靜地派出兩艘中型魚雷艇前去阻擊,順便探察敵情。

  結果,兩位艇長有些勇猛過了頭,他們的魚雷艇一直沖到了距離敵艦僅有數百米的距離,各自挨了幾炮,損失了一些人員,而且兩艇發射的魚雷都遺憾偏的。

  根據艇上人員的近距離觀察,這三艘德國戰艦均為1913年級大型魚雷艇,它們不但具備很強的雷擊能力,艦炮火力也很兇猛,是實力堪比英國主力驅逐艦的新銳快艦。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