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陰雲密布,海面浪濤翻滾,這般壓抑景象恰好襯托出戰争殘酷無情的一面。托爾斯港北側山坡上,法羅群島戰區司令部的軍官們早已架起高倍望遠鏡,并在空曠位置挖掘了一處掩體,以防英國艦隊的炮火侵襲至此。
包括剛剛抵達的老式戰列艦“布倫瑞克”号,駐泊在托爾斯港的七艘德國戰艦正以猛烈炮火轟擊港外的英國雷擊艦艇,布設在航道外的防雷反潛網能夠攔截魚雷,困住試圖潛入港口的潛水艇,卻不能阻擋敵方水面艦艇強行突破。隻要有一艘英國驅逐艦沖破這兩道防雷反潛網,它們也就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此時此刻,英國人的雷擊艦群似乎還未察覺到德國人在港口航道外面部署了防雷反潛網,它們在離港不遠的海面上高速遊弋,一邊規避德國人的炮火,一邊尋找機會将探照燈的光柱射入港内,以窺探德國海軍在托爾斯港的虛實。海上的夜炮不同于晝戰,受到觀瞄距離的限制,艦炮的有效射程往往不超過三四千米,但這并非牢不可破的鐵律。隻要得到有效的射擊指引,交戰雙方仍能打一場遠距離甚至超遠距離的炮戰。
港内的德國戰艦基本處于靜止狀态,它們并不打開艦載探照燈,而是利用部署在岸上的探照燈和炮射照明彈搜尋敵艦蹤迹。戰鬥剛一開始,德艦便以猛烈炮火威懾對手,但炮擊效率屬于光打雷不下雨,好幾百發炮彈打出去,除了讓英國艦艇不敢太過靠近之外,并沒有取得任何實際戰果。過了十來分鐘,經過充分熱身的德國炮手們漸漸找到了感覺,先是“科隆”号以一輪舷側齊射擊中了六百多米外的英國驅逐艦,忽明忽暗的海面上終于出現了一個醒目的火靶子。藏在港口内側的兩艘1898級大型魚雷艇盯着它打了好幾輪速射,盡管老式88毫米炮的威力不大,很快遭到德方炮火二次命中的那艘英國驅逐艦狼狽不已地撤出了戰鬥。
在徘徊于外圍的英國大型戰艦加入這場混戰之前,“布倫瑞克”号無疑是雙方參戰艦艇中的超級巨無霸。和同時期建造的絕大多數戰列艦一樣,這艘德國戰艦的強者光環早已随着無畏艦的登場而黯然失色,随着英德海軍從競争走向對抗,外界衡量雙方實力時必然将無畏艦和戰列巡洋艦擺在首要位置,前無畏時代建造的戰艦成了無足輕重的角色。在戰争爆發後的幾場重量級海戰當中,德國海軍的無畏艦和戰列巡洋艦有着光芒萬丈的神級表現,英國海軍數量龐大的前無畏艦群沒能改變己方主力艦隊作戰不利的局面。日德蘭大海戰,布拉德福将軍率領的第3戰列艦分隊被德國戰巡打得暈頭轉向;英德海軍在弗蘭德斯海域的首次交鋒,英國海峽艦隊被德國艦隊揍得屁滾尿流;再後來的兩次海戰,英國人的老式戰列艦群俨然失去了跟德國艦隊正面交鋒的勇氣,大多數時候都隻是遠遠躲在後面。
就戰鬥性能而言,德國海軍的前無畏艦并不比英國人建造服役的出色,戰略作用同樣乏善可陳,隻因為日德蘭一戰中死扛英國超無畏艦群,為德國艦隊争取到了極為寶貴的戰術時機,它們被捧為英雄,收獲贊譽無數,“布倫瑞克”号便是經曆了那場殘酷海戰的幸運兒。它和它的姊妹艦跟英國的愛德華七世級戰列艦同年服役,但标準排水量比後者少了足足三千噸,火力、航速、裝甲以及适航性能全面落于下風。不考慮自身以外的其他因素,布倫瑞克難以抗衡愛德華七世,何況布倫瑞克隻建造了五艘,而愛德華七世建造了八艘。若是英德之間的戰争于1905年至1906年爆發,德國海軍根本不具備正面抗衡英國海軍的實力。
在這一晚之前,布倫瑞克級和它們的改良型――德意志級,從未獲得過跟愛德華七世級或者其他英國前無畏艦直接交鋒的機會。如今“布倫瑞克”号在托爾斯港抵禦英國艦隊的攻擊,有可能跟對方的戰列巡洋艦和愛德華七世級前無畏艦展開炮戰,艦上的德軍官兵并不奢望以自己的力量擊敗如此強大的對手,但他們知道豐克的戰鬥艦隊就在附近海域,即便“布倫瑞克”号需要在一定的時間裡獨力抗衡三艘愛德華七世級,也不會有人因為絕望而陷入恐懼當中。這是因為舍爾率領第2戰列艦分隊抗擊英國主力艦隊的英勇事迹深深鼓舞着他們每一個人,讓他們看到了在二線主力艦收獲不世功勳的絕佳良機!
對付十來艘英國雷擊艦艇,“布倫瑞克”号本可有所保留,但夏樹直接下達給這艘老式戰列艦的命令是全力攻擊敵艦,它的射擊陣位緊鄰港灣東側的防波堤,相當于步兵躲在塹壕中開火,遠處打來的炮彈不容易對它構成威脅,而且北上的這支英國艦隊未必有膽量進入斯特萊默-諾爾水道,隻要解決掉眼前這些英國雷擊艦艇,托爾斯港所受到的威脅就消除了一大半。
“布倫瑞克”号的表現沒有辜負夏樹的期望,它的4門280毫米(11英寸)艦炮裝填榴霰彈射擊,對數百乃至千米之外的英國輕艦艇有很強的殺傷力,它單舷配備的7門170毫米(6點75英寸)副炮以每分鐘6到7發的射速持續開火,隻消一發直接命中,就可能對一艘千噸級的英國驅逐艦造成緻命傷。除此之外,布倫瑞克級在設計時就裝配了18門88毫米艦炮,它們使用10公斤重的爆破彈,最大射程超過11000米,能夠跨越防波堤對港外的英國驅逐艦實施快速打擊――其最高戰鬥射速可達15分鐘每發,對輕型水面艦艇是相當恐怖的存在!
在夏樹的注視下,托爾斯港口的戰鬥虛火旺盛地進行着。面對港口守軍的密集炮火,失去進攻突然性的英國雷擊艦艇多數隻是在港外盲頭亂竄,試圖沖進港口的兩艘雷擊艦和一艘驅逐艦都在離航道還有兩三百米處被德艦的速射炮打成了漏篩。眼見雷擊艦艇沒有可乘之機,潛艇也難以在敵方嚴加防備的情況下豎着潛望鏡溜進港口,徘徊在水道南端的英國艦隊終于動手了――夜空中霍然響起了尖銳嘯聲,12英寸艦炮所發射的重磅炮彈紛至沓來,狠狠砸向已有數百年未嘗戰火的托爾斯港。這個時候,德軍士兵們挖設的掩體剛好派上用場,夏樹和戰區司令部的軍官參謀們連忙躲進掩體,利用戈特茲公司制造的15倍炮隊鏡繼續觀察戰鬥形勢,并通過無線電将英國艦隊的動向通報給在外圍待機的豐克艦隊。
由于常規的光學設備難以根據艦炮射擊産生的光焰進行遠距離的精準測距,“布倫瑞克”号無從發動反擊。得知這個情況,豐克将軍主動請纓,希望夏樹同意他率領戰鬥艦隊攻擊英國艦隊。盡管德國艦隊在日德蘭海戰中因夜戰獲益,但夏樹很清楚,運氣可不會永遠偏向一方。為了免生變故,将勢在必得的勝利變成爆冷的結果,他令豐克繼續在諾爾島東北方海域待命,并向處在附近海域的德國潛艇發出調令,要求它們盡速前往斯特萊默-諾爾水道南端,攻擊它們在那裡所發現的任何一艘艦船。
英國艦隊非常謹慎地選擇了斯特萊默-諾兒水道南端作為射擊陣位,天亮之前,德軍部署在斯特萊默、諾爾兩島的觀察哨很難發揮作用,但英國艦隊想要保證遠程射擊的精準度,依靠的是抵近港口的雷擊艦艇。夏樹令戰區司令部的通訊部隊以及“布倫瑞克”、“科隆”等艦的無線電部門搜尋敵方的無線電通訊頻率,通過發射同頻率的無線電波達到幹擾敵方通訊的目的。随着時間的推移,這種簡單的無線電幹擾手段開始奏效,再加上英國艦隊并沒有完全停下來射擊,他們的炮火時而落在港内,時而偏離港口,不斷的調整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它們本就不占優勢的射擊速度。遠程炮擊持續了十多分鐘,四艘英國大型戰艦打出大口徑炮彈一百來發,約三分之二落在港外,餘下三分之一,落在碼頭、防波堤以及城區的又占了半數還多,落入港灣的十數發僅炸傷德軍運輸船一艘,包括“布倫瑞克”号在内,七艘德國戰艦無一在英國艦隊的遠程炮擊中受損。
在既不清楚敵方兵力部署又遲遲不能打開局面的情況下,英國艦隊顯然不敢在一個位置呆得太久。淩晨1時許,攻擊托爾斯港的英國雷擊艦艇悻悻撤離,英國艦隊也停止了遠程炮擊,很快消失在茫茫夜幕之中。在這場前後持續不到一個小時的戰鬥中,英國海軍的“澳大利亞”号戰列巡洋艦及随行的三艘愛德華七世級前無畏艦就像是膽怯的老鼠,始終隻是在斯特萊默-諾爾水道南端徘徊,昔日的冒險精神和無畏意志不見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