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頻 堕落仙人

第374章 人有人性、物有物理

堕落仙人 一彬 2503 2024-01-31 01:01

  ps.春節将至,祝朋友們身體健康,心情愉快,天天進步,四時吉祥!最近幾章偏重于佛法方面,希望見者增福,破迷離妄,智慧如海,清靜自在!

  時間大約是一九三八年五月的一天,大批日軍在進攻一座中原古城。

  日方指揮官發現城中有一座高大的建築物,認定那是中方的重要據點,于是組織炮火對那裡進行猛烈打擊。但令人意外的是,發射的十三顆炮彈,竟然沒有一顆爆炸,那座建築物在整個戰争中,始終巍然不動。

  日軍進城後,那指揮官帶領着一群部下,向那座神奇的建築物直撲而來。最後,當他們得知,這座高台是道家創始人老子修道的地方,那些兇惡的侵略者,全都惶恐地下跪、謝罪。

  60年後,在當年的戰争中,向老君台發射炮彈的一位日本士兵,專程來到鹿邑。他在老君台前虔誠地下跪,深深地忏悔。并在老君台下,樹立起一座由四種文字書寫的和平碑,上面寫着:我們祝願世界人類的和平。

  ……

  某年某月某日,蘇原跟着道真,來到這座位于黃淮大平原的千年古邑。

  道真說:“這個地方春秋時期稱作‘苦’,後來又稱作‘鳴鹿’、‘真源’、‘谷源’、‘仙源’等,再後來才改名為‘鹿邑’。”

  蘇原說:“想不到這個小小的地方,竟然有幾千年的曆史!”

  ……

  而在金羅城的蘇原,經過幾天思考,最後他決定,要出家做一名和尚!就在智光生活過的寺廟裡,沿着智光的修行之道,向着西方極樂世界,修行。

  老法師為蘇原舉行了剃度和受戒的儀式。

  剃度儀軌,非常神聖莊嚴。先以檀香、沉香浸泡的香水在四周淨灑,使場地潔淨芬芳。周邊七尺處,在四角懸挂幡蓋。然後老法師和阿阇梨入坐。

  蘇原先是向着下方跪拜,表示向父母尊長拜别,感謝他們多年的養育之恩。

  父母恩重如山,即使用再多的世間财物也不足以報答。惟有出家修行,使親人解脫輪回,才算究竟完成孝道。所以出家不是不孝,而是大孝,是人間至孝。

  接着老法師為蘇原開示,觀察身上的發、毛、爪、齒、皮。這些組成我們色身的零件,是因緣和合而成,認識到色身的無常和不淨,其中既沒有我,更沒有值得貪戀之處。

  阿阇梨為蘇原灌頂後,教導他頂禮十方諸佛。蘇原再表達自己皈依三寶、舍俗求道的誓願;表達以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為生命目标。

  然後老法師為蘇原剃發、授衣。再禮佛,行繞三匝。

  蘇原身着袈裟,胡跪合掌。老法師為之授三歸、五戒、沙彌十戒,他這才真正成為一名出家人。

  從此以後,蘇原嚴格按照寺廟的日常儀軌修行。這些和他以前在寺廟的修行是一樣的,但現在更加認真,心态也完全不同。他現在過的是真正的修行生活。

  若幹年過去,某日,蘇原在定中見到阿彌陀佛。他預感到自己,前往西方極樂世界的時日已經來臨。

  第二天清晨,蘇原在經過長期堅持不懈的修行後,在金羅城的寺院裡圓寂。

  和智光臨走時一樣,沒有什麼祥瑞的天象,隻是一個天氣晴和,陽光明朗的早晨。

  蘇原沒有留下舍利,他覺得自己并非那世界之人。就像他無聲地來過,再無聲無息地離開。

  ……

  眼前的老君台,也叫升仙台。像是一座園林,又像是一個旅遊景點。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高高的石門樓,雄偉壯觀;底下的道路是由青石闆鋪成;大道兩旁栽種着整齊的柏樹,并擺放着許多盆栽花木。

  一些“曆史遺物”擺放在旁邊。鏽迹斑斑的炮彈,經曆了幾十個春秋的風風雨雨。在向人們講述着什麼呢?牆壁上,甚至在大樹上,到處都有,這些沒有爆炸的炮彈,共有十三顆之多。

  蘇原跟在道真後面,兩人沿着石階而上,來到老君台。台上有正殿三間,東西配殿各一間。殿前又有一座三層的石台,上面刻畫着相互圍繞的黑白陰陽魚,以及八個基本卦象,正是一幅巨大的八卦台。

  “這座八卦台是最近修建的!”道真說。

  “現在這裡被當成旅遊景點,你沒有什麼意見吧?”蘇原問。

  “應該自然景觀多一些才好……”道真答非所問。

  正在這時,有位頭發花白的老教授,正在老君台下向人們講述着《道德經》的思想。

  “……經曆了幾千年的歲月滄桑,道家思想再次被人們所重視。最新的統計顯示,《道德經》已經超過《聖經》,成為全世界發行量最大的書籍。在現代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人們為什麼會如此重視老子的思想呢?”

  “我們的祖先從明代開始,就非常明白,科技是一把雙刃劍。科技固然能給人類帶來極大的便利,使人類享受更好的生活,但它對整個地球的破壞,像工業革命的遺毒,後果是極其嚴重的。”

  “可是光我們中華民族有這種清醒的認識,禁止發展科技是沒有用的。西方人不明道,盲目地發展科技,一度造成我們的弱勢。”

  “如今我們的科技在國際上,也處于很高的水平。但是,如果一直按照西方所主導的模式發展下去,通過科技發展滿足欲望,再通過更強的欲望刺激更大的發展,人類必将是自取滅亡!因此到了今天這種關鍵的時候,全世界都需要用老子的思想,來指引科技的未來方向!”

  “這就是今天,全世界的人們如此重視《道德經》的真正原因!”

  ……

  蘇原若有所思地說:“對啊!人們一度把道德與功德,與做好人混為一談。人為地,把道德局限在很小的範圍之内,孤立起來。而把财物、經濟等物質利益放在首位。卻不知道,道德不光是指精神方面,道德也完全涵蓋了物質之道!”

  道真說:“如此看來,這個五濁惡世還有救!”

  蘇原又說:“王老善人說:‘人有人道,物有物理。能知人的性,才能度人;懂得物性,才會用物。不懂人的性,享不着人的福;離開物道,享不着物的福……把物利用對了,有道;把人教好了,有德’。這才是完整的道德!”

  “精神之道和物質之道,才是完整的自然之道!”

  道真站在一面書寫着“道法自然”的石壁前,點點頭,微微一笑。

  (全書完)(未完待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